张宝增,男,1953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镇房三村。1973年参军,曾担任团组织工作,获连奖三次;退役后,在房树学校负责管理及教学工作五年;1989年,开办了指针按摩诊所;1990年,涿州报曾以“医德高尚的好大夫”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多年来,以中医经络、脏象等理论为指导,对各种疑难杂症进行临床研究与治疗,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并在传统指针疗法的基础上,融合了武术中的点打技艺,将古老的点穴技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技术体系——五绝指针疗法。
1991年3月17日,在涿州市科委及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对五绝指针疗法的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确定了五绝指针疗法技术的手型、指法及配穴原则,组成了上百种病症的治疗方穴;并开始了“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结石症”课题的研究。
1991年3月22日,涿州报对“由市科委立项的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建立”的新闻进行了图文报道。
2003年11月1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医学专家对“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结石症”课题,进行了技术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结石症及疑难杂症,已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2003年11月13日,河北省科技厅颁发了技术成果证书。
2003年11月17日,科技日报首先刊发了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结石症通过鉴定的报道。
2002年8月以来,多次参加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主任医师协会、健康论道等机构在人民大会堂及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各种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疑难杂症的治疗》、《糖尿病的治疗与禁糖》、《胆石症解析》等论文。
2002年12月,被中国国情研究会聘为行业调研员。
2004年,《结石症的治疗》一文入选《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一书,并荣获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在新世纪优秀社科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
2004年,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被中华名医协会评选为“全国十佳结石专科医院”。
2004年11月,业绩入编大型画册《中国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颁发荣誉证书。
2005年2月,业绩载入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强国丰碑》大型史册《强国丰碑》综合卷。
2005年2月,业绩编入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辉煌的中国医药事业》大型纪念画册之中华名医风采篇。
2005年,《结石症的治疗》一文入选《中国当代优秀领导理论文选》。
2005年1月,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授予“健康卫士”光荣称号。
2005年,被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合作中心选入“传统医药名牌特色研究所”。
2005年,被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协会评为“诚信民营医疗机构”。
2005年12月,业绩载入《中华医学精英》史册,获荣誉证书。
2006年1月,涿州市科技局赠张宝增医师锦旗,上书:“德艺双馨”。
2006年3月,业绩载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特色医疗大典》珍藏版。
2006年8月,业绩入编由中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之辉与时俱进写春秋》大型文献史册。
2006年10月,《论胰脏及胰脏经脉》论文,经“发现杂志社”专家评审获得2006年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06年11月,经中国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研究院鉴定委员会审批,聘为中国临床医学继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2007年5月,业绩载入由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时代足迹——与时俱进的中华儿女》珍藏版,并颁发了“入编纪念金牌”。
2007年10月,业绩入编世界人物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人录》第十二卷第976页。
2007年11月,《论胰脏及胰脏经脉》论文,刊入《中国医疗前沿》杂志(下半月)。
2011年2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授予 “房树村卫生室”为全国“治未病”培训基地,并颁发了铜牌和证书。聘请张宝增医师为:全国“治未病”培训基地主任。
2011年5月,五绝指针疗法编入全国“治未病”干预技术产品及成果推广目录。
2011年5月,五绝指针疗法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确定为“治未病”指定推广技术,颁发了铜牌和证书。
2011年5月,五绝指针疗法做为全国治未病技术,被中国医疗保健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评定为全国“治未病”优秀科技成果。
2011年7月,《经穴区理论及应用》论文刊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国中医药咨讯》期刊第3卷第19期。
2012年3月21日,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授予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河北省特色医疗重点推广单位”铜牌和证书。
2012年11月,《胰脏经脉腧穴的研究》论文,入刊《中国保健营养》杂志2012年第22卷11月第13期(中旬刊)。
患者所赠的一面面锦旗和数十块镜匾,一句句“华佗再世、妙手回春、医德高尚”等赠言,无不证明了五绝指针疗法对人民健康所做出的贡献。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为了五绝指针疗法这一特色医疗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健康,启动了“五绝指针疗法治疗结石症及疑难病”的技术推广工作,培养了大批的五绝指针技术人才。 |